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0阅读数:

为扎实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建设,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扎实推动育人走深走实,3月18日下午,教务部在修德202阶教组织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会。党委常委、副校长米子川参加会议并讲话;校本科教学督导室成员、校本科教指委委员、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各相关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教务部副部长闫鑫主持。



集体备课的最终目的是深入研读教学大纲,协同设计教学方案,促进数字教育技术赋能,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统一认识、统一标准、统一进度,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助力课堂革命。研讨会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法概论》《大学英语Ⅲ》《高等数学Ⅱ》《微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等10门课程负责人依次上台,就课程集体备课总体情况,课程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课程设计创新点、课程思政融入情况、课程评价考核情况等进行了汇报。金融学院王书华教授、统计学院王涛教授等一批教学骨干登台汇报所在课程团队集体备课的进展情况,各门课程负责人分别结合课程特点、课程思政设计、教学创新点、集体备课经验、学情调研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进行了深入有效交流,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

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室主任王枝茂、副主任李易青、委员张吉堂、学校科教指委副主任赵红梅教授、韩秀兰教授担任本次集体备课研讨会点评专家。各位专家在听取课程负责人的汇报基础上,

对各门课程的备课情况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10门课程的集体备课有成效、有特色、有亮点,但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集体备课要有依托的教研室和课程教学团队;第二,集体备课要围绕课程大纲课程目标开展;第三,集体备课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第四,集体备课交流汇报要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语言准确、特色鲜明;第五,集体备课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设计”形成统一的成果;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打造国家级规划教材,形成国家级教学成果。

米子川对本次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给予高度肯定,对各位专家的点评给予诚挚感谢。他要求:第一,

集体备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的创新举措,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第二,集体备课要形成制度保障,养成好的教学习惯,把真正的着眼点落实在课堂上;第三,通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推动课堂革命。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集体备课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课程设计水平,更促进了资源共享与学科交叉创新。学校将继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教务部 王续供稿)